渭源畜牧兽医局大力开展饲养业作业写实(组图)

发布日期:2022-05-19 11:03:17 来源:环球体育网app官方下载

  渭源县因渭水发源地而得名,境内苍山叠翠、葱翠欲滴,风景美丽。全县共有根本草原81.28万亩,人工草地16万亩,可推行青贮氨化饲草10万吨以上,足够的资源优势,成果了渭源饲养业的风生水起。

  近年来,渭源县提出了建造“全国有名的绿色肉食物生产基地”和“全省肉牛饲养大县”的方针,并拟定了“南牛北羊川沿猪,全县开展放养鸡”的整体思路,决计将独具特征的绿色饲养业做大做强,将畜牧业打造成推进县域经济开展的支柱型工业。

  由于,坚持走绿色饲养的特征路途,坚持名优产品的品牌战略,渭源绿色肉食物商场份额逐渐扩展,成为带领当地大众脱贫致富的朝阳工业。

  2010年,渭源县畜牧年产量到达2.35亿元。通过十多年的开展,渭源饲养业现已由最初的自在开展进人到政府辅导、协会引领的工业多元化、集约化、规划化开展的阶段。饲养业已成为推进当地县域经济开展的支柱工业。

  渭源饲养业的工业化之路始于本世纪之初,2001年春,刚刚就任黄香沟草场场长的田建民,敏锐地观察到城市居民对原生态肉制品需求量急剧添加,所以决议开展放养鸡工业,当年他们就在草场放养了2万只雏鸡。放养后,这些鸡成活率高、增重快,几个月后就投放商场。因其肉质鲜美、绿色无污染,尽管比笼养鸡价格高出2元多,但上市后在短时间内便销售一空。

  由于有了这一年的成功。第二年,黄香沟草场放养鸡的数量猛增到9万多只,上市后相同销售一空。两年的成功经验,让我们看到了开展绿色饲养业的“钱”景。“一花独放不算春”,田建民觉得把放养鸡开展成为一个工业,需求的是规范化运作和规划化开展。所以在他的带领下,当地成立了南山放养虫草鸡协会。从此,这个颇具远景的工业,走上了“协会+基地+龙头企业+放养鸡农户”的开展形式。

  在食物问题频发的今日,原生态的虫草鸡敏捷打开了销路,占据了必定的商场份额。短短两年后,产品不只占据了兰州等周边商场,并且打进上海、广州等滨海城市。

  2007年,这个工业完结产量1亿多元,给当地农人带来纯收人1200多万元。

  虫草鸡工业的敏捷鼓起,不光带动了养牛、养羊、养猪等工业的升温,更是引起了渭源县政府的注重。近年来,渭源提出了“建造全国有名的绿色肉食物生产基地”的标语,并拟定了“南牛北羊川沿猪,全县开展放养鸡”的整体思路,决计将独具特征的绿色饲养业做大做强。

  有数据显现,到2010年末,该县已开展饲养企业18个、饲养小区13个,规划饲养户3786户,各类饲养业协会108个,暖棚养畜户到达5.66万户,扣棚面积177.3万平方米,扣棚养畜量25.56万头(只)。全县畜禽饲养总量现已到达458.16万头(只),其间牛饲养量到达11.49万头,羊饲养量到达17.4万只,猪饲养量到达27.97万头,禽饲养量到达401.3万只,畜牧业产量到达2.35亿元,牧业人均收人到达610元。

  现在,渭源饲养业现已形成了南部城镇的规划化养牛,北部区域舍饲养羊,川沿区域雏鸡孵化、仔猪育肥、畜产品加工和全县大力开展南山放养虫草鸡的小集体大规划的饲养格式。

  现在,“秀峰”牌南山放养虫草鸡、放养鸡土鸡蛋在商场上呈现出求过于供、产销“两旺”的局势,经济效益非常明显,饲养户收人也得到很大进步。

  畜牧兽医局局长田建民告知记者,这一利好局势的呈现,不只是由于绿色饲养的规范化开展,更是得益于品牌化路途的正确战略。

  他们先是注册了“秀峰”牌畜禽产品商标和“渭宝”牌活畜禽商标,紧接着拟定了“渭源县南山放养虫草鸡无公害饲养办理技能规范”市级当地规范和“定西市南山放养虫草鸡饲养办理技能规范”、“定西南山放养虫草鸡质量规范”、“定西市渭源良种猪饲养办理技能规范”三个省级当地规范。

  通过几年的苦心经营,“秀峰”牌南山放养虫草鸡获得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和“A级绿色食物证书”,并获得甘肃省著名商标确定,南山放养鸡土鸡蛋和渭源高原牦牛肉获得了省农牧厅颁布的“无公害农产品原产地确定证书”和农业部颁布的。

  2009年“秀峰”牌商标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2010年,“秀峰”牌虫草鸡更是被评为“甘肃名牌产品”。这两项荣誉完毕了渭源县没有省级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前史。

  名牌战略的施行,让“秀峰”的牌子在赢得商场的一起,赢得了更多的口碑和赞誉。

  尽管在品牌化的建造之路中,渭源现已获得了明显的成果,可是对品牌的培养作业,他们仍是不敢一点点放松。

  据该局漆副局长介绍,现在,渭源黄香沟鸡、渭源南山放养土鸡蛋地舆标志产品认证作业正在进行之中,一起,他们还预备相关资料将“秀峰”牌南山放养虫草鸡产品申报为“我国名牌产品”。

  由于原生态的饲养方法和品牌化的开展之路,畜牧饲养业现已成为渭源经济开展的支柱工业。可是,畜牧人并没有满足于现已获得的这些成果,为了将这个惠民工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本年该县将新建7个市级饲养小区和8个市级饲养企业;引入根底母牛1000头、根底母羊2000只,完结青贮氨化10万吨;完善和新建牛冻配改进点6个,完结肉牛改进1万头,肉羊改进2万只,新开展规划饲养户900户,改建圈舍7000间,栽培优质牧草5万亩;在黄香沟牧区建成年饲养量10万只以上的放养鸡饲养小区5个,在各城镇建成年饲养量1万只以上的规划放养点50个,完结南山放养虫草鸡400万只。

  方案施行的方针很清晰,便是将渭源打造成“全国有名的绿色肉食物生产基地”和“全省肉牛饲养大县”。可是,这个工业和省内的其他特征工业相同,正面对着做大做强的一系列杰出问题。

  田建民局长告知记者,该县的饲养业存在工业投人缺少,缺少大项目带动支撑的问题,一起也面对因畜产品加工企业缺少,导致工业链条过短,内部环节松懈,产品附加值不高,工业整体效益较差的问题。

  田建民进一步说,针对这一问题,该县畜牧兽医局一向在寻求解决办法。可是,资金短缺和技能滞后的瓶颈一向无法打破。尽管近几年,作为渭源饲养业的“龙头老大”,黄香沟草场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可是整体作用不太抱负。

  据记者了解,这几年渭源县政府也在加大对饲养工业的出资力度,可是由于开展较快、规划较大,整个工业开展所需的资金缺口仍然较大。